[音乐理论] 柴科夫斯基创作《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时的背景

[复制链接]
3213 0
薄荷TU 发表于 2015-5-3 14:58:12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柴科夫斯基创作《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时的背景
% F2 n7 m7 @' G" T
7 }" q) D0 y8 |- i) P0 ]舞剧《天鹅湖》  0 I" @4 j4 V& c# P! n& G8 k
四幕芭蕾舞剧,作品作于1876年。故事取材于俄罗斯古老的童话,由别吉切夫和盖里采尔编剧,是柴科夫斯基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由于原编导在创作上的平庸以及乐队指挥缺乏经验,致使1877年2月20日首演失败。 & `, Z0 F; H# z& A
直到1895年,在彼得堡的演出,才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从此成为世界芭蕾舞的经典名著。  / r0 `& H. V5 a; F3 l, p2 y# \0 n
《天鹅湖》 至今仍是舞蹈家们所遵循的楷模, 同时也是一部现实主义舞剧的典范。 剧情大致是: 8 d8 E3 j$ A: `. E
被魔法师罗德伯特变成天鹅的奥杰塔公主,在湖边与王子齐格弗里德相遇,倾诉自己的不幸,告诉他:只有忠诚的爱情才能使她摆脱魔法师的统治,王子发誓永远爱她。在为王子挑选新娘的舞会上,魔法师化成武士,以外貌与奥杰塔相似的女儿奥吉莉雅欺骗了王子。王子发觉受骗,激动地奔向湖岸,在奥杰塔和群天鹅的帮助和鼓舞下,战胜了魔法师。天鹅们都恢复了人形,奥杰塔和王子终于结合在一起。  
8 N3 Y  c8 U: A9 h- O2 u$ E《天鹅湖》的音乐象一首首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诗篇,每一场的音乐都极出色地完成了对场景的抒写和对戏剧矛盾的推动以及对各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划,具有深刻的交响性。这些充满诗情画意和戏剧力量,并有高度交响性发展原则的舞剧音乐,是作者对芭蕾音乐进行重大改革的结果,从而成为舞剧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其中许多音乐都是流芳百世佳作,这里只能选择其中著名的几首加以介绍。  
: Z3 i; D2 M+ N" G8 Q0 U- h舞剧的序曲一开始,双簧管吹出了柔和的曲调引出故事的线索,这是天鹅主题的变体,它概略地勾划了被邪术变为天鹅的姑娘那动人而凄惨的图景。 7 Y+ u" J" `' Y2 g: T, R4 {3 M$ x
全曲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第一幕结束时的音乐。这一幕是庆祝王子成年礼的盛大舞会,音乐主要由各种华丽明朗和热情奔放的舞曲组成。在第一幕结束时,夜空出现一群天鹅,这是乐曲第一次出现天鹅的主题,它充满了温柔的美和伤感,在竖琴和提琴颤音的伴随下,由双簧管和弦乐先后奏出。 / i& _2 e, u8 h$ }& V" [& D
《匈牙利舞》,即是匈牙利民间的《查尔达什舞》。" P% m" i' B7 D# e
音乐的前半段舒缓而伤感,如舞蹈前的准备,音乐后半段节奏强烈,显示出舞蹈者的粗犷,是一首狂热的舞曲。 : T2 F0 |: N, G1 h
《西班牙舞》,音乐富有浓厚的西班牙民族风味,西班牙响板的伴奏色彩明亮,更加重了音乐的民族特色。音乐前半部分热情奔放,气氛热烈,后半部分则充满了歌唱性和旋律性。《那波里舞曲》是一首十分著名的意大利风格的舞曲,整个舞曲以小号为主奏,音乐活泼,前半段平稳, 2 W% I+ e" h/ A) g9 B% W
后半段则节奏越来越快,气氛越来越热烈,
% B: F: ?( [" d* {; a, e' ]$ |是一首塔兰泰拉风俗舞曲。《四小天鹅舞》也是该舞剧中最受人们欢迎的舞曲之一,音乐轻松活泼,节奏干净利落,描绘出了小天鹅在湖畔嬉游的情景,质朴动人而又富于田园般的诗意。  5 v9 U2 @  h* w& {/ U9 s- o, {+ K; o
舞剧《胡桃夹子》  / S5 I6 s2 o6 H  [) e. ]/ p
两幕三场梦幻芭蕾舞剧,作于1892年。剧本是彼季帕根据恩斯特·霍夫曼的童话《胡桃夹子和鼠王》及大仲马的改编本写成的。作者从舞剧中选了六首曲子作为《胡桃夹子组曲》,同年3月7日在一次交响乐演奏会上首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年12月6日舞剧在彼得堡首演。
) w$ O: j9 w" D2 F7 u/ ^这部作品是柴科夫斯基三部芭蕾舞剧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世界舞蹈舞台上久演不衰的舞剧精品之一。  
$ N6 n4 z& j& B* @! N舞剧的音乐充满了单纯而神秘的神话色彩, 具有强烈的儿童音乐特色。
3 o5 b, h1 S$ \4 J- v剧情大致为:圣诞节,女孩玛丽得到一只胡桃夹子。夜晚,她梦见这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领着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战。后来又把她带到果酱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欢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乐。  
1 l: a/ v2 e  m1 Q) s' P舞剧音乐中最为著名的是《花之圆舞曲》,选自舞剧第二幕中糖果仙子与众仙女群舞时的音乐,经常单独演出。竖琴的华丽流畅的序奏之后,圆号以重奏形式奏出圆舞曲主题,旋律如歌,表现出糖果仙子与仙女们轻盈婀娜的舞姿,在单簧管相呼应的独奏之后,乐曲的主题抒情而优美。  1 \# W, ~$ |# X6 I& }
《进行曲》选自舞剧第一幕第一场中孩子们登场时的音乐。这段音乐兼有进行曲和双拍子舞曲的特点,轻快活泼的旋律生动描绘了孩子们吹着小喇叭,昂首挺胸,神气十足的神态,同时也表现了孩子们活泼敏捷的特色。  《特列帕克舞曲》选自舞剧第二幕中糖果仙子的盛大宴会中的音乐,是一首双拍子的俄罗斯舞曲,情绪欢快奔放,力度变化激烈,节奏动力感极强,音调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色彩,整个舞曲洋溢着兴奋奔放的情绪。  
6 H4 M* b7 r# O8 x1 I" L4 Z' i《芦笛舞曲》也是选自舞剧第二幕中糖果仙子的盛大宴会中的音乐,音乐用长笛代替芦笛,以长笛三重奏的形式展开主题,节奏轻快而带有诙谐的色彩,主题愉快活泼,宛若一首清新宜人的田园晨曲,这是一首著名的体现长笛特色的音乐。  8 }& U8 S0 Y7 {) k8 H+ u. U
舞剧《睡美人》  
- y9 s' B7 \: k* A' t5 X完成于1889年,三幕芭蕾舞剧。全剧共有61段音乐,作者曾亲自将本剧中的五个精彩片段改编为一套组曲,称为
' C5 Y# A/ h' {) b《睡美人》组曲。 & r! q/ W  Q, ^; z; a
原剧为一出童话剧,根据法国作家贝洛的作品《林中睡美人》改编。
3 y, g' Y5 b9 i6 g' E3 |  G4 g. t+ }
其故事梗概为:美丽的奥洛拉公主受到邪恶的妖婆卡拉波斯的诅咒,在十六岁时被纺锭刺伤手指而死。但由于代表善良与智慧的精灵里拉用魔杖赶走了妖婆,使得奥洛拉公主幸免一死,而以沉睡一百年来代替了死亡。一百年之后,恰逢白马王子狄吉列经过这一城堡,他依照里拉的指示,用热吻唤醒了奥洛拉公主。故事的结尾是王子与公主举行了盛大的婚礼。本剧在芭蕾舞剧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将传统的古典舞剧引向了高峰。+ `  J" b) c0 f5 }2 d: }0 c- c

1 }2 _: E8 M0 U5 _* p7 t+ _6 t下面介绍一下本剧中最著名的两个片段:圆舞曲,为《睡美人》组曲中的第五曲。这一片段选自第一幕中,远道而来的四位王子手持鲜花向奥洛拉公主求婚时的场面。旋律由乐队的弦乐部分奏出,充满了轻松活泼、抒情优美的圆舞曲特色。慢板,为组曲中的第二曲。
- v9 b# Q% D4 t  c' F+ Q第一幕中, 公主在十六岁生日宴会上深情地接过求婚者赠送的玫瑰,因此这一段也被称为《玫瑰花的慢板舞曲》。柔婉抒情的主旋律生动地表现出公主优雅大方、彬彬有礼的舞姿。+ }' a- L" G* w* z& x# D5 \

& |; `# ?" w' {* N9 j" ]
收藏
收藏0
转播
转播
分享
分享
分享
淘帖0
赞
0
踩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音频技术交流平台
客服QQ

193053807

周一至周日9:00-23:00

反馈建议

admin@yinpinzhongguo.com 在线QQ咨询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13-2021 音频中国